返回

仙都

关灯
护眼
第二百七十三节 渡江北上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

<p>阮静拆开邮件,取出厚厚一叠纸,大致翻了一遍,这是“自治委员会”主席岳之澜的报告,题为“乾泰集团併入保留地自治领谈判事宜”,详细记录了谈判的全过程,並基於自己的判断,在报告最后一一说明宋騏、李富强、鲁广志、朱嵐、张景和等人的態度,以供周吉参考。

阮静没有直接转交,她半天时间写了个提要,与报告一起送到周吉的办公室。果不其然,周吉只看了看提要,报告原件碰都没碰,也没这个必要,宋騏是聪明人,这是需要他配合的最后一件事了,“自治领”就交给岳之澜他们了,隨便他们怎么折腾,都是他们的事,“管控区“接下来將转入“战略反攻”,没有余暇再顾及他们了。

很长一段时间內,独立一团、二团轮番配合舰队出击,掳掠沿海省份,俘虏大批“寄生种”,军用民用物资更是堆积如山,最繁忙的时候,“闷罐车”一天要跑三五个车次,“新乡自贸区”的物流仓库塞得满满当当,根本来不及运走。李富强、鲁广志、朱嵐、张景和等目睹这一切,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,守著“聚宝盆”过日子,人世间的幸福莫过於此!

有得必有失,舰队登陆作战最大的优点是安全可靠,“一击不中全身而退”,几乎不存在战斗减员,缺点是成本高,补给困难,耗日持久,不及装甲部队机动性强,“闪电战”,“短平快”。周吉反覆权衡利弊,决定调整下阶段战略战术,以独立二团为主,一团为辅,对合川市发动试探性进攻,同时命舰队驶入大江,提供火力支援。

在一个雾气迷濛的阴天,独立二团的舟桥部队抵达大江南岸,选择水流平缓、河床稳定、岸坡適宜的地段,著手搭建浮桥,机械化部队集结完毕,原地待命。

“申屠夏”未雨绸繆,提前做好渡江准备,它组建了专门的舟桥部队,並下了大本钱配齐重型舟桥设备。该套设备的机械化程度很高,门桥的卸载依託液压传动,结构採取箱体式,完全不需要人工架设笨重的桁架和桥板,安全省力,效率成倍提高;採用模块化配置,结构隨时可变,一节门桥接上装有动力装置的尾舟就可用作漕渡,而將门桥连接起来即可架设浮桥,能够有效保障坦克、装甲车、火炮等重型武器装备跨越大江大河。

磨刀不误砍柴工,“寄生种”克隆体操作嫻熟,配合无间,仅仅过去三十分钟,就在大江上搭建起一座牢固的千米浮桥,独立二团的机械化部队早已等候多时,一俟浮桥连接南北两岸,即刻启程渡江北上。

“申屠夏”推崇“钢铁洪流”,对坦克大炮情有独钟,独立二团的主要装备有重型加榴炮、远程火箭炮和步兵战车,灵活机动,兼顾中近程的压制火力和远程纵深打击,能形成多层次、多距离的火力打击体系,相比於大力发展无人机的独立一团,二团的攻坚杀伤能力可圈可点,在投入相同的前提下效益更高。

“钢铁洪流”源源不断通过浮桥,在大江北岸集结,丝毫没有惊动对手。平静的日子过得太久,合川市已经失去了最初的警惕,尤其是远离云溪市的大江下游,对江北的威胁很小,从来没有爆发过衝突,“申屠夏”恰恰捡了这么个漏。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